近些年的小升初政策通過取消共建生、限制跨區等多項措施,意在限制家長對重點學校的過度追捧,但其效果如何仍有待觀望。圖/CFP
  北京市於4月18日公佈2014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意見。根據意見:單校劃片學校採用對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對口接收片區內所有小學畢業生入學;多校劃片學校,先征求入學志願,對報名人數少於招生人數的初中,學生直接入學,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初中,以隨機派位的方式確定學生。隨機派位工作由區縣教委統一組織,邀請相關單位和家長代表參與。
  今年北京小升初新政中,提到多個“堅決禁止”,包括堅決禁止公辦學校單獨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或委托舉辦各類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培訓班;堅決禁止學校私自招生;堅決禁止在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中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測試和麵試選拔學生,嚴禁將各種競賽成績、獎勵證書作為入學依據;堅決禁止初中校違規在小學非畢業年級提前招生。
  這些“堅決禁止”能否切實執行,並不樂觀。眾所周知,我國教育部門沒少對學校招生下達“禁令”,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已成慣性。原因在於,雖有禁令,但學校真正違反禁令,查處卻不力,最多抓一兩個典型,之後就不了了之。
  究其根源,在於目前問責機制是上級問責下級,猶如老子問責兒子。雖然意見明確,要“認真接受群眾監督,認真對待群眾來信來訪”,可若群眾有舉報,有關部門會認真處理嗎?要讓問責到位,必須完善問責機制,尤其要發揮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管理、監督、評價的作用。
  值得註意的是,按照北京小升初新政,市教委批准的可招收體育、藝術和科技特長生的學校會繼續招收特長生。那麼,對特長生的招生,學校該如何操作?如果不舉行測試、不看各種競賽成績、獎勵證書,怎樣證明這名學生是特長生?很有可能的局面是,學校依舊採取筆試、面試,以及查看學生競賽證書、獎勵證書的方式,招收特長生。否則,特長生招生公平性必遭家長質疑。
  另外,由於保留特長生通道,即使嚴格執行單校劃片入學和多校劃片入學,“權力擇校”和“金錢擇校”也可通過特長生招生實現。在這種情況下,明確特長生招生標準,公開招生過程,才能做到招生公平、公正。
  顯然,在義務教育並不均衡的情況下,實行就近免試入學十分糾結,不但會從擇校演變出擇學區,還會對學校究竟怎樣招生左右為難,包括是否取消特長生,對特長生如何考核評價等等。
  筆者認為,擺脫糾結困境,關鍵在抓源頭,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做到公辦不擇校,擇校到民辦——由政府保障的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均衡發展,而民辦學校則為受教育者提供差異化選擇。如果90%公辦學校做到均衡,且和民辦學校的辦學質量差異不大,民辦學校只是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特色的選擇,那麼,這就既真正緩解擇校熱,同時也滿足了受教育者的選擇權。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義務教育新政。
  □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原標題:小升初的“堅決禁止”還需有效執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nweyfbanzg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