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亞心網訊(記者 曹華)2013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19日分別發佈。中科院新增選院士53名,中國工程院新增選院士51名。新疆農業機械工程專家、新疆農墾科學院機械裝備研究所研究員陳學庚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至此,新疆已有6位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的51名新院士是從560名有效候選人中產生的。新增院士中年齡最大的是“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總設計師、77歲的船舶設計製造專家徐芑南,最小的是48歲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軍教授。
  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2013年院士增選是中國工程院1994年建院以來的第11次院士增選。今年1月啟動院士增選工作後,經各渠道遴選以及院士提名共產生560名有效候選人,經過兩輪評審和最終選舉產生51名新院士。
  新疆當選工程院院士的陳學庚現年66歲,從上世紀70年代投身農業機械工程設計研究以來,先後獲得國家、自治區及兵團多項科技大獎:1990年農業部有突出貢獻優秀中青年專家,1991年首批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96年國家人事部有突出貢獻優秀科技專家,曾獲新疆兵團“首屆突出貢獻獎”和中國西部突出貢獻獎。陳學庚和他領導的科研團隊在地膜植棉栽培技術與機械化種植領域研究成果突出,為新疆棉花得以大面積種植做出了傑出貢獻。
  我國知名農業機械專家羅錫文院士曾評價陳學庚,“對我國棉花全程機械化作出了突出貢獻,對新疆擴大棉花種植面積、穩定棉花產量起了關鍵作用”。
  目前,新疆已有6位工程院院士,除了陳學庚外,還有吳明珠、劉守仁、吾守爾·斯拉木、康玉柱和王小東。
  晨報訊:66歲的陳學庚,為新疆棉花得以大面積種植作出了很大貢獻。他一生痴迷農業機械研究,現在新疆棉花年產量占到全國一半,成為名副其實的主產區,這背後離不開陳學庚這樣的科研人員的努力。 上世紀60年代,陳學庚隨父母從江蘇泰興來到新疆,由於從小對鐵制物件感興趣,高中畢業後,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農業機械專業,最後被兵團奎屯農機學校錄取,畢業後分配到七師一三○團機械廠。
  上班不久,一次司務長拿來一個損壞的壓面機讓陳學庚修理,可他卻半天也沒有修好,這件小事對陳學庚頗觸動很大,原以為學機械專業的,修個壓面機是很輕鬆的事,但實踐與理論的距離很遙遠,陳學庚從此暗下決心,要趁年輕多學習、多實踐。這件事也影響了陳學庚的一生,成為他刻苦鑽研的動力。
  上世紀80年代初,兵團開始引進地膜栽培技術種植棉花,但人工鋪膜一天只能鋪4分地,很難大面積推廣,而且鋪膜之後,還要靠人工在地膜上點種,不僅進度慢,而且需要大量勞力。
  當時,陳學庚研製出一種懸掛式膜下條播機,進行播種鋪膜聯合作業,日工效達150畝,但試用不久,出現了許多問題,陳學庚和科研小組進行了新一輪研究,使得他發明的膜上點播機取得了突破,併在天山南北得以推廣。
  1982年,陳學庚發明滾筒式膜上穴播器,在此基礎上研製出2BMS-6鋪膜播種機,畦面整形、開膜溝、鋪膜、膜面覆土、膜上打孔穴播等多道程序一次完成,一臺機具頂300個勞力,該項目獲得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他研製成功膜下滴灌精量鋪膜播種機,將鋪膜播種技術上升到新的水平。2008年,“棉花精量鋪膜播種機具的研究與推廣”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據瞭解,鋪膜技術與機械自動化相結合極大地促進了棉花種植業的發展,2012年,兵團棉花種植面積擴大到830萬畝,棉花成為兵團經濟的支柱產業,六成以上職工收入來自棉花。
  有專家評價:兵團棉花種植的迅猛發展和一系列農業機械的創新和推廣離不開,是棉花得以大面積種植的關鍵,其中,陳學庚功不可沒。
  隨著陳學庚在農機研製方面的突出貢獻,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他也從130團機械廠工人成為廠工、高級工程師、研究員,再到1992年調入新疆農墾科學院,歷任機械裝備研究所副所長、所長,雖然後來從所長位置退了下來,但目前擔任研究員的他一直不改對農機研究的痴迷。
  “生活中的陳所是個典型的工作狂,工廠、地頭、辦公室三點一線不分節假日和休息日,每年一到春節,他總是抓耳撓腮地渾身不自在,因為別人都休息了,他沒法工作,閑著獃不住。”與陳學庚相識十五六年的現任新疆農墾科學院機械裝備研究所所長賈首星說。
  賈首星比陳學庚小十多歲,但兩人在一起走路,賈首星需要五步並三步的才能跟上陳學庚,“走路辦事風風火火,雷厲風行,認準的事說乾就乾。”賈首星這樣評價陳學庚的性格特點。
  賈首星說,陳學庚從事幾十年農業機械設計研究,獲得很多國家級的發明成果和專利,但當選工程院院士的條件,並不是看一個時期或是某個發明,而是要看候選人是否在所在行業領域處於科學帶頭作用,是否持之以恆地在研究領域努力並有重要成果。“陳所和他領導的科研團隊經過幾十年努力,對新疆棉花大面積種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上世紀80年代,我國的棉花主栽區在長江、黃河流域,而現在新疆棉花年產量占全國一半,占全球的15%左右,是名副其實的主產區。這種轉變的背後有著很多科研人員的努力。“棉花種植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育種、種植、採摘等多個領域的學科,正是因為新疆有著像陳學庚一樣長期立足於基層需要的科學家,才推動了新疆棉花栽培技術與機械化的結合,帶動了數以萬計人的致富和生產水平的提高,這就是陳學庚做出的最大貢獻。” 賈首星說。
  相識、共事十多年,賈首星說不出陳學庚有什麼愛好,惟一見他打過一次乒乓球還是六七年前的事,更多時候陳學庚都在談論他的農業機械。“去過他辦公室的人就能感受到他對工作的熱愛,一個機械核心部件立在辦公室里,連休息時都對著部件琢磨,琢磨,再琢磨。”賈首星說。
  (文/晨報記者 曹華 圖/新疆兵團網)
  ?
  (編輯:王建隆)  (原標題:新疆農業機械專家陳學庚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nweyfbanzg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